根据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规定,现发布2025年度攻关项目指南,启动项目申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研发方向:
2025年度设五个研发方向:
(一)玉米加代技术研究(编号:WB2025001)
1.研究目标:针对玉米快速育种的需求,研究光温等加代技术配方,突破玉米植物工厂加代技术瓶颈,形成2-3个代表性核心玉米品系或自交系的系统加代方案;开发玉米加代环境控制模型,实现每年繁育3-5代目标。
2.研究内容:
(1)玉米加代特性研究;
(2)玉米植物工厂加代的光温水肥气等配方;
(3)玉米加代环境控制模型;
3.研究周期:1年。
4.研究经费:30万元。
5.完成形式:
(1)玉米加代技术方案报告1份;
(2)玉米加代环境控制模型2套;
(3)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软著1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
(二)大豆加代技术研究(编号:WB2025002)
1.研究目标:针对大豆快速育种需求,研究光温等加代技术配方,突破大豆植物工厂加代技术瓶颈,形成2-3个代表性核心大豆品系或品种的系统加代方案;开发大豆加代环境控制模型,实现每年繁育3-5代目标。
2.研究内容:
(1)大豆加代特性研究;
(2)大豆植物工厂加代的光温水肥气等配方;
(3)大豆加代环境控制模型。
3.研究周期:1年。
4.研究经费:30万元。
5.完成形式:
(1)大豆加代技术方案报告1份;
(2)大豆加代环境控制模型2套;
(3)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软著1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
(三)经济作物(辣椒、番茄、马铃薯等)加代技术研究(编号:WB2025003)
1.研究目标:针对辣椒等经济作物快速育种需求,研究光温等加代技术配方,突破辣椒等植物工厂加代技术瓶颈,形成2-3个代表性核心辣椒品系或品种的系统加代方案;开发加代环境控制模型,实现每年繁育3-5代目标。
2.研究内容:
(1)辣椒等加代特性研究;
(2)辣椒等加代的光温水肥气等配方;
(3)辣椒等加代环境控制模型。
3.研究周期:1年。
4.研究经费:30万元。
5.完成形式:
(1)辣椒等加代技术方案报告1份;
(2)辣椒等加代环境控制模型2套;
(3)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软著1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
(四)抗倒春寒小麦种质筛选技术体系研究(编号:WB2025004)
1.研究目标:针对倒春寒等逆境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问题,研究倒春寒等低温逆境发生的规律,建立抗倒春寒逆境小麦种质筛选技术体系;结合高光谱等表型筛选,构建高通量倒春寒逆境筛选技术体系平台。
2.研究内容:
(1)倒春寒发生规律;
(2)抗倒春寒小麦种质筛选技术体系;
(3)高通量的倒春寒逆境筛选技术体系平台。
3.研究周期:1年。
4.研究经费:30万元。
5.完成形式:
(1)抗倒春寒小麦种质筛选技术方案报告1份;
(2)高通量的倒春寒逆境筛选技术体系平台1个;
(3)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上,软著1项以上,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
(五)作物智慧加代方舱建设方案研究(编号:WB2025005)
1.研究目标:针对大容量(如占地1000平米)多层立体智慧方舱建设,开展环境控制、空间布局、自动输运、智能巡检以及节能降耗整体化设计研究,突破环境光温气均衡控制、自动输运、智能巡检等关键技术,形成作物智慧加代方舱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研究内容:
(1)智慧方舱环境控制技术研究;
(2)自动输运技术研究;
(3)智能巡检技术研究;
(4)节能降耗方舱整体化设计方案研究。
3.研究周期:1年。
4.研究经费:30万元。
5.完成形式:
(1)智慧方舱环境控制技术方案报告;
(2)自动输运技术研究报告;
(3)智能巡检技术方案研究报告;
(4)智慧方舱整体化设计建设方案报告;
(5)申请专利不少于1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不少于1篇。
二、申报要求
(一)申请人一般要求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1项。申请人须是申请课题研究思路的主要提出者和研究工作实际主持人,对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经费使用以及课题研究成果承担全部责任。
(二)申请人须邀请至少1名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
(三)项目执行周期内,须参加在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每2周举行一次的项目进展汇报交流。
三、成果标注
项目研究成果归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申请者及单位共有,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和申请专利等成果,需将“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230093(Institute of Hefe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reeding Accelerator Co.,Ltd,Hefei,230093,China)”作为署名单位,并标注“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攻关项目,项目编号:******”,英文标注“Supported by Institute of Hefe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reeding Accelerator Co.,Ltd, Project No.******”。未标注的成果,在课题验收时不纳入本课题成果范围。
四、受理方式
1.申请者根据本指南的方向设置与要求,填写《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攻关项目申请书》,通过邮箱提交申请书电子版(pdf版本,文件命名方式:单位名称—题目—负责人姓名)。
2.申请书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不受理涉密材料。
3.2025年度攻关项目受理截止日期为3月31日,以电子邮箱收到申请材料日期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五、评审过程
1.攻关评审包括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专家评审时,申请人必须到现场答辩,否则视为弃权。
2.对于通过形式审查的申请书,将在专家评审15天前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评审安排,未通过形式审查将不再通知。
3.专家评审后15天内,将通知最终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
六、考核要求
1.受资助项目负责人应按照指南要求和研究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课题。
2.根据项目研究周期,将组织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七、联系方式
1.联系人:
姜毛毛,18856160171;
2.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济开发区淮南北路与魏武路向南350米(淮南北路东侧),230093。
3.电子邮箱:2569016412@qq.com
附件: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攻关项目申请书